进入7月,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继7月10日举行“重返太平洋”演习之后,7月13日,美国与澳大利亚共同主导的“护身军刀”演习在澳大利亚拉开帷幕。此次演习由美澳日法、新加坡等19个国家联合参与,共有3.5万兵力投入,演习区域将从澳大利亚延伸至巴布亚新几内亚。不出所料,中国海军的815A型电侦船“天王星”号也出现在演习现场,对演习进行旁听。
美澳联合举办的“护身军刀”演习每两年举行一次,今年活动地点分别位于澳大利亚东西两岸。尽管距离中国较远,但美军同时在亚太地区进行两场演习,其中一场着重于“敏捷作战部署”等新型作战理念,另一场则旨在检验在高度对抗环境下所需的后勤和保障能力。这两场演习的战略目标是为该地区应对大规模冲突做准备。
美军已不再掩饰其针对中国的意图,因此中国海军有必要前往调查,以获取美军及其盟友的第一手信息。
在7月12日,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公开声明,在距离卡布拉岛约69.31海里的地方发现了三艘中国舰船,包括海军的815A电子侦察船“天王星”号、052D驱逐舰“桂林舰”(进行了直-9C反潜直升机的起降操作)以及海警4203舰。
根据菲媒公开的图片,中国海军的793“天王星”号和164“桂林”号以编队形式在南海九段线内航行;而中国海警的4203号巡逻舰与052D型驱逐舰的航向不同,很可能是在该海域进行常规海上执法巡航。
令人讽刺的是,菲律宾海警船“BRP Teresa Magbanua”号试图通过无线电驱离中方编队,但中方对此不予以理会。
7月14日,香港媒体报道,“天王星”号已出现在澳大利亚昆士兰附近海域,其后紧随的是052D驱逐舰“桂林”号。结合外媒的报道,可以基本确定,此次中国海军执行远航任务“参加”美澳等多国演习的舰船正是“天王星”号和满载排水量7500吨的052D大型防空驱逐舰“桂林”号。
中国的电子侦察舰已成为“护身军刀”系列演习的频繁参与者。
鉴于澳大利亚与我们本土相隔遥远,陆基电子战侦察系统和电子情报飞机的作用受限,太空卫星的连续侦察时间短且重访周期长,相比之下,电子侦查船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强的载荷能力,能够装备多种侦察设备,具备全频段反应能力,能够获取多频谱信息,其优势显而易见。
自2017年7月起,在澳大利亚举办的演习中,中国的815A型电子侦察舰也出现在附近海域。当时,澳媒对中国815A的出现感到高度紧张,称其为“间谍船”,能够收集电子情报并破解澳军的数据链。然而,我们始终遵守国际法,停留在国际水域,并未越界,澳方虽然焦急却无计可施。
在2019年和2021年的“护身军刀”演习中,中国的815A型电子侦察舰再次出现,澳媒的态度也由两年前的紧张转变为淡定,认为中国侦察舰的出现是“意料之中”。今年,“护身军刀”演习恢复,我们的815A型电子侦察舰再次按时到达,其停留和活动的区域均在公海,远离演习的划定范围。
在现代战争中,电子战贯穿始终,而电子战取胜的关键在于战前获取对方的电磁参数。美军长期对中国进行高强度电子侦察活动正是基于这一原因。相应地,如果中国无法对美国后方基地进行有效的电子侦察,将影响解放军在未来战争中的电子战能力。
美军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经常以澳大利亚为战略支点,引入盟友的海军作战力量,进一步演练两栖作战、空中突击、地面机动、电子战和网络防御等项目,以及美军最新研发的海军陆战队战术。
国产电子侦察船的配备成功解决了相关难题。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6000吨的中型至大型舰艇,搭载的815系列船型多频段天线阵列,具备截取各类武器装备雷达信号及特征的能力,并且对卫星通信、舰艇间通信、航空器间通讯、跨平台通讯及相应数据链路均有出色的侦察能力。
通过此类行动,我们能够不断丰富电子情报数据库,这不仅为国产电子战系统的研发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和参考,在战时也能成为我们实施电子战的关键信息来源。
今年的“护身军刀”演习在澳大利亚举行,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为复杂的军事演习。为支持此次大规模演习,五角大楼在预算中特别划拨了5.326亿美元的经费。
澳大利亚和美国每天派出本国的两栖攻击舰或航母等主力舰艇,英国也派出了执行亚太巡航任务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据悉,挪威也可能派出8架F-35隐身战机参与。
值得关注的是,演习的科目表明美军正在试验和验证新型作战概念。据澳国防部消息,今年的“护身军刀”演习新增了网络战、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等科目,美军还将在澳测试一个新项目,旨在在恶劣环境和紧迫时间内,为运输机部队运送物资和重新部署资产。
显而易见,从演习代号为“部队重返太平洋”以及演习地点选择在亚太地区来看,这无疑是美国“印太战略”的一部分。众所周知,美方的意图直指中国,旨在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霸权。
美国不惜耗费巨大努力来联合十多个国家参与演习,这表明美军对于在亚太地区独立作战缺乏绝对的胜利信心。此次演习中,美军将首次在太平洋地区实施新型“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的实弹发射。选择不在菲律宾进行“堤丰”的实弹训练,反映出美军有意降低事件的敏感性。
五角大楼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无论是加强亚太地区的基地建设还是调整美军训练模式,都显示出美国正在为应对“未来对华战争”做准备。
可以说,美国的计划看似周密,但中国解放军火箭军的导弹并非无足轻重。一旦中美之间发生冲突,美国想要独善其身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美国需要深思熟虑,是否真的应该采取这样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