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布“最后通牒”,英法可能部署5万军队,俄罗斯面临多重压力

 

在短短两周内,全球安全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动。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于2025年6月发布的数据,欧洲的军事部署规模达到了历史新高,北约成员国在东欧的战略投送能力增加了近30%。与此同时,俄乌冲突已造成超过19万人伤亡,乌克兰前线的弹药消耗速度比2022年同期高出1.5倍。世界银行最新的报告也警示,东欧的安全局势恶化已经开始影响全球经济的预期,全球资本市场波动率指数VIX在6月份一度攀升至34点。进入2025年夏季,世界正站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期访问英国,宣布与英国新任首相斯塔默共同推进“联合安全架构”的构建。此次访问后,两国均对外表示,计划向乌克兰派遣约5万人的联合军队,并在伦敦签署了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核威慑协调协议。这是欧洲两大核大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首次军事合作,标志着欧盟国防战略进入实战化新阶段。

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在布鲁塞尔指出,英法联军的行动将显著增强东欧的战略纵深,有效抑制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法军队将优先部署空中防御、特种作战和后勤补给力量,以保障乌克兰防线的安全。同时,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已进入高度警戒状态,并在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加速后勤集结。

 

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通过一项紧急决定,明确表示不允许中国对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提供“实质性援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出警告,任何对俄罗斯的间接军事支援都将面临欧盟的制裁措施。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随后宣布对若干中国公司实施制裁,以防止外部势力干预。在俄乌冲突的关键时刻,欧洲旨在巩固其战略上的主导地位。

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导致美俄关系急剧恶化

在2025年美国总统大选之后,特朗普有望重返白宫。6月中旬,他在白宫的新闻发布会上以强硬的语气宣布,将在下周一就俄罗斯问题发表一项重大声明。这一声明立刻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华盛顿的各大智库普遍认为,特朗普团队已经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俄罗斯的新制裁措施,包括冻结俄罗斯主权基金在美国的资产、限制俄罗斯的商品出口以及禁止高科技产品的转让等。

 

据《纽约时报》报道,白宫高级官员透露,特朗普对普京的立场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年初的寻求合作转变为全面遏制。在过去五个月内,两人之间的互动迅速降温,特朗普在多个公开场合严厉批评俄罗斯破坏国际秩序。白宫新制定的策略明确指出,需恢复对乌克兰的全面军事支持,以补充乌军在消耗战中所消耗的弹药和装备。

美联社透露,乌克兰前线的炮弹储备曾降至仅够维持10天的临界点。美国国防部迅速批准了新一轮的军事援助,预计将从7月初开始分批运抵乌克兰,援助内容涵盖远程火箭、反无人机系统和先进的防空雷达。特朗普还呼吁北约盟友同步增加对乌克兰的支持,以对俄罗斯施加最大压力。

 

随着东欧安全形势的急剧变化,芬兰等国家正对安全战略进行调整。芬兰国会于6月14日通过决议,正式开启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的程序,预计该决定将于2026年1月正式实施。芬兰国防部的官员明确表示,这一举措是为了增强国防的机动性,以应对俄罗斯军队可能构成的威胁。紧随其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国家也相继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北约东部成员国正在经历一场“再武装化”的过程,将扫雷行动和地雷控制等传统战术重新纳入其作战计划中。

图片[1]-特朗普发布“最后通牒”,英法可能部署5万军队,俄罗斯面临多重压力-蜗牛资源分享网

国际军事研究机构普遍认为,俄罗斯在西部的压力急剧上升,乌克兰军队在获得西方新支援后,已在哈尔科夫、扎波罗热等前沿阵地发起了反击。尽管俄军试图在顿巴斯地区集中兵力突破,但受到无人机频繁袭击补给线的困扰,不得不转为防御态势。根据全球卫星遥感数据,乌克兰境内的军事集结点数量在近两个月内翻了一番,前线的紧张局势日益加剧。

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内经济因制裁而持续下滑。截至6月底,卢布兑美元汇率跌至近五年来的最低点,通胀率超过8%。世界银行预测如果冲突持续到年底,俄罗斯全年的GDP可能下降2.8%。为此,俄财政部不得不削减多项非军事预算,并将资源优先用于支持前线。

在多方势力的角逐中,中美欧的战略对抗愈发明显。中国的角色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6月下旬,欧盟理事会发表声明,要求中国严格遵守联合国安理会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决议,并禁止通过第三方途径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技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公开表示,欧洲将严厉打击所有违反制裁的企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宣布,暂停与部分中国企业的合作协议,以防止技术流失。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会晤,官方新闻稿中并未提及乌克兰问题。双方主要讨论了伊朗核协议以及地区安全合作。国际观察家普遍指出,尽管中俄高层互动频繁,但中国对直接介入俄乌冲突表现出极大的克制。俄罗斯总统普京计划于2025年秋季访问中国,寻求更广泛的战略支持,然而,在西方国家的压力下,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空间受到显著限制。

在美中关系方面,美国国务院密切跟踪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间接影响,拜登政府将“遏制中俄合作”视为外交工作的重点。2025年6月,中美贸易谈判得以重启,但美国方面已将俄乌局势明确纳入谈判议程。全球供应链企业正在加速实施多元化战略,以规避可能的地缘政治风险。

 

俄乌冲突的持续发展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自2022年起,俄乌战争已经演变成21世纪持续时间最长且激烈程度最高的地区冲突。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数据,乌克兰军队在此期间损失的主战坦克超过1700辆,而俄军的装备损毁率也达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最高水平。西方军事分析人士认为,现在的战场形势已经转变为“高消耗、低进展”的消耗战。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新一轮援助被视为关键转折点,其可能决定乌克兰能否抵御俄罗斯的进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6月的最新经济展望中指出,俄乌冲突导致了全球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欧洲天然气期货的远期合约价格比2024年同期上涨了52%。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紧张局势加剧,粮食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多国政策的优先考虑。摩根大通的报告警告称,如果冲突进一步扩大,全球经济增速可能降至2.1%,这是近十年来的最低点。

在金砖国家内部,俄乌冲突也加剧了成员间的分歧。巴西、印度等国家在6月的金砖国家峰会上公开呼吁“和平解决”,但并未对俄罗斯提供实质性支持。俄罗斯经济的下滑影响了金砖国家的整体合作氛围,成员国对未来合作模式产生了分歧。与此同时,欧盟和美国以“新冷战”的姿态,试图在全球范围内重新构建经贸和安全同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