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再度成为焦点,连续完成多项重大举措!
7月2日,特朗普正式公布,越南成为首个与美国签订贸易协定的亚洲伙伴,协议中包含对“转运货物”征收40%关税的条款,为中国带来了新的贸易不确定性。7月4日,柬埔寨政府公开发布,已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达成一致,双方计划不久后共同发布关于相互关税的联合声明。这表明,在越南之后,柬埔寨也成为了与美国签订关税协议的第二个东南亚国家。
此外,在7月4日,印尼的首席谈判代表及首席经济部长艾尔朗加透露,印尼政府已提出将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美国主要出口商品的关税从现行水平(0%至5%)降低至接近零。印尼预计将与美国签署价值340亿美元的贸易协议,并将在下周完成签署,届时印尼将大幅增加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和客机。显而易见,随着越南和柬埔寨分别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印尼也感到了紧迫的压力。
同一天,特朗普团队在克服了内部的挑战和反对后,在美国独立日当天成功将价值3.4万亿美元(约合4.3万亿新元)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签署为法律,这被视为特朗普的一项重大政治成就。在法案签署仪式上,特朗普在签署前表示:“这是真正的言行一致,是信守承诺的体现。”
显然,受到接连“胜利”的鼓舞,特朗普重拾信心,于今年4月再次对全球170多个国家发起了关税战。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将有大约100个国家面临最低的10%对等关税。紧接着,特朗普宣布,美国将实施单边关税税率,从8月1日起,各国需缴纳10%至70%不等的对等关税。自4日起,美国已陆续发出约10至12封关税通知信函,未来几天还将发出更多,无论这些国家是否接受。
然而,特朗普同样机智,此次特意绕开了我国。我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税豁免期限原定于8月结束,与7月9日的事件并无关联。此外,特朗普刚刚与我方就稀土出口管制问题达成一致,美国本周已逐步解除了对中国出口芯片设计软件、乙烷和C919发动机的禁令。特朗普在7月4日乘坐空军一号时,再次提及访问中国的话题,他表示:“他们邀请了我。我可能会去,他(指中国领导人)也可能来(美国)。”这是因为中美领导人上月已互发邀请。
特朗普为何在7月4日这一对全球发动关税战的敏感时刻,突然宣布自己的访华计划?这显然反映出他内心的不安与恐惧,担心我们可能再次找到“合理依据”,带头公开抵制美国对全球实施的加征关税。回顾美国在4月份发动的关税战为何未能成功,原因在于特朗普策略失误,试图首先制服中国,却意外地触动了强硬的对手,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脆弱。结果,加拿大、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均表现强硬,拒绝妥协,拒绝接受不平等的贸易协议。
特朗普现调整策略,先与我方达成“和解”协议,继而对全球170多个国家实施征税,似意图一举成功。若特朗普得手,很可能转而利用胜利势头重启中美关税战。因此,我们应利用“任何国家与美国达成协议不得损害中国利益”的原则,彻底封堵世界各国与美国妥协妥协、签订协议的途径。对于越南这种率先向美国屈服,并敢于签订针对我国的40%转口贸易关税协议的国家,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反击措施,否则恐有更多国家效仿。